垂类是什么意思?如何运营垂直平台盈利!

相信在互联网圈子混的对豆瓣、虎扑、b站这些平台都不陌生吧。这些平台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专注于运营某一垂直领域

豆瓣的用户对应文艺,虎扑对应男性体育用户、b站对应二次元,而且这些平台都有着大量的死忠粉。

这类平台的运营策略就是选择某一垂类,深耕下去,专注服务于这一部分用户。

顺便说一下垂类是什么意思:通俗点说就是某一垂直领域,该领域下的用户具有类似的需求、爱好等等。

比如之前在从母婴平台宝宝树看互联网垂直领域玩法这篇文章提到的宝宝树就是一个垂类平台,只专注服务于宝妈这个群体,平台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宝妈和婴幼儿打造的。

其实互联网上很多平台都是从垂直领域做起,只是结局不太一样,有的平台好像十年如一日没什么变化,而有的日益壮大,开枝散叶变成一个突破圈层包罗万象的大平台。

今天追越博客就和大家就聊聊垂直平台的运营和盈利模式

当然一篇文章肯定说不完整,而且一个平台的成长,肯定是很多复杂的变量演变而成,我也只是尝试拎出几个变量讨论一下。

大家互联网创业做产品相信都会讲究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个思路很正确

而我理解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会在考虑一个维度,就是时间,以及追逐时间所产生的时间成本。

因为要考虑大家是在一个博弈市场竞争,比如我做一个产品,市场上并不是就只有我一个产品,我们会面对很多竞品,我的产品只是比其他人他们“先有”,比他们“先优”。

其它人快速追上来的时间成本有多高,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点。

基于这点,时间成本就可能要细拆,比如选的赛道是不是具有排他性。

比如这类垂类平台,如果我是二次元用户,有一个b站就占据心智了。我是一个文艺用户,文艺社区有一个豆瓣也就够了。我是一名宝妈,我可能只认宝宝树。

为什么?

我理解这种氛围型垂直社区,核心价值是垂直用户之间的相似审美带来自我身份认同感进而带来的“归属感”,而归属感是一种很特殊的情感需求。

回到我们自身的观察,“我们可能住的地方很多,但依然只会觉得这世上只有一个家”。

所以,当这些垂直平台起来越久,他的对手追逐所需付出的时间成本也就越高。

而如果我是内容消费用户,其实产品需要解决的用户需求是消磨时间,现在市面上很多泛娱乐产品都是围绕这个展开。

我可以在抖音消磨,我也可以看芒果tv打发时间,也可以看爱奇艺的自制剧消磨,甚至我也可以在爱奇艺上看二次元内容消磨。

这取决于我当下的内容消费喜好,是多变的,这个赛道可以容纳很多对手。

结合现在市场环境,如果你做这类型的产品,你的竞品做这个的时间成本就在于是否足够有钱,能快速获取独家高质量内容,有的话能很快追上。

如果做短期赚钱生意,这点确实不那么重要,前期赚一波就可以,不用考虑竞争对手追赶。但如果考虑长期价值,就必须要考虑时间成本。

但说回来,不管短期或长期,作为一个商业产品都希望能从中获利,所以基于这点,“归属感”会是一个在产品初期,商业资源没有那么多时候,值得好好打磨的壁垒,它可以将竞品的时间成本拉高。

可能有的人也会疑惑,那b站不也提供二次元动漫,而豆瓣也提供豆瓣电影这种内容?

不同的内容形式确实有差别,先说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提供的内容,比如电视剧、商业电影和网剧这种演绎型内容形式,展现不了真实人设,距离感很强。

而为什么当下火热的电视剧、网剧这些内容形式貌似有那么多自己拥护者,这里有一点很重要,就是ip。

ip 在这非常关键,ip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 ,用户追逐的是ip而不是提供内容的平台。

这个ip可能来自某明星主演、著名小说改编、著名漫画改编等等。

我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著名导演也需要低下头颅找流量明星合作,毕竟需要ip来带流量,这块比较典型就是爱优腾这样的产品。

而其中电影是比较特殊的,我会把电影中的老电影和商业电影区分开,人们看当下新电影或商业电影和看老电影目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看新电影或商业电影同样需要前面说的ip,而老电影作为一种诞生一百多年的内容形式,历史沉淀数量众多,并且有深刻又高密度内容表达,虽然也是形成了一种ip,但内核在于老电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

有独特电影审美的用户在豆瓣社区上通过发现他人与其欣赏同类电影,这种相似的审美也会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产生对豆瓣社区的归属感,也就是我理解豆瓣电影能形成氛围的原因。

b站略有差异,但也大致相同,b站是基于二次元这一亚文化内容形式成长起来的社区,站内用户审美来说是有其独特性和相似性,用户才能找到归属感。

垂类运营的结果就是平台获得大量归属感极强的忠诚用户。

那为什么一样是垂直平台,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除去一些大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化效率。

像b站一方面氛围文化固然无可比拟,打造了很好的垂直社区,但真正让他们在早期上市前屹立不倒的增长,是在于他们找到二次元游戏代理,这种针对二次元人群的高效变现方式。

通过这个变现方式高效形成商业价值的资本,将钱又快速转化为精准流量和优化产品,当精准流量流入优化后的产品,又形成高效率变现,进而形成一个闭环。

同样反例,就是早期的虎扑,他们也是服务垂直的男性社区,靠垂类广告和赛事服务赚钱。

但变现效率相对没那么高,商业化撑不起他们的增量,一度让他们处境进退两难,2015-2017年利润一直下滑,股东纷纷抛售他们股票。

但后面在2019年终于找到“毒”这样的产品,也就是我在炒鞋两年赚30万那篇文章里提到的球鞋交易和寄存平台:毒APP。

这正是虎扑借助炒鞋热推出的一款非常成功的APP,通过围绕男性上瘾的鞋类周边服务,实现高效的变现效率,才又一路高歌,被字节跳动投资。

只有当垂直社区能找到高效商业化方式的时候,才能通过资本加垂直人群去更高效的撬动这个市场。

基于前面说的,总结一些,现在绝大部分产品形态,内容形式,他们的复制成本不太高,壁垒也不够高。

而基于初创小产品,他们的资源也很难去试错大市场,唯独走归属感这类氛围的打磨,相对有优势。

所以基于前面的思考就是专注服务某垂直人群

平台通过提供垂直的差异化内容,通过垂直内容形成垂直氛围,通过垂直差异化氛围服务垂直人群,通过垂直人群产生高效率的商业化模式。

虽然思路是这样下来,但做的时候要注意,如果你希望做大,而不是处于不温不火状态。就需要反着的去想和做,也就是先思考商业化,不然很可能最后卡在商业化变现模式上。

创业经验

思维误区,创业者不要被沉没成本效应拖累

2020-3-21 15:45:41

创业经验

如何开心的赚钱?

2020-3-26 14:50: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