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追越博客给大家说一下,挣钱是一门手艺活儿。
这个世界想挣钱的人很多,很多人也想挣更多的钱,他们背井离乡、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但是金钱往往与他们无缘。
要想与金钱建立联系,首先要建立起对金钱的正确认知。
1我们该不该渴望金钱?
有人说,为富不仁,金钱是万恶之源。
金钱的魔力,来源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具有与其他任何商品进行交换的现实合法性。金钱究竟是善还是恶,就要看人如何使用它。就如同一把工具刀,可以是厨师的助力,也可能是匪
徒的凶器。
金钱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别人向你付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价值。蔡垒磊在《认知突围》中有个观点,所有年轻人要建立起“挣钱就是帮人”的价值观,不要羞于谈钱,也不要耻于挣钱。
鉴于金钱的巨大作用,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对金钱有一定的渴望。但是很多人一边渴望挣钱,一边又躺在沙发里刷手机,或者沉迷于与朋友聚会,或者睡懒觉不想起床……
对此而言,你可能不是真正的很想挣钱,只是有点儿想,你对金钱的渴望比不上刷手机、搞聚会、睡懒觉……
所以穷人看上去缺钱、缺机会、缺技能、缺运气,但都是外在表现,内在的根本是缺少成为富人的“野心”。
穷人习惯于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虽然搬了一天砖很辛苦,也就只会发个朋友圈感动自己。10年过后,别人学会了设计建筑图纸,他还在搬砖、和稀泥……
2无节制省钱对不对?
在很多人尤其是父辈眼中,省钱和节约钱划等号,花钱和浪费钱一样,这与那个特定的年代相关联,也很难让他们改变观念,就如同他们改变不了我们想法一样。
省钱,并不叫节约钱。花钱,更不同于浪费钱。蔡垒磊认为,省钱和花钱是两种行为,是简单的财务调配问题,之所以省钱,是因为觉得花这个钱“不必要”,至少还有“更重要的地方”需要这笔钱。
而这个“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安全感不足在作祟了。正如罗永浩所言,“一个人可劲儿省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省钱的初始动机在于贫穷,而不是美德。你手中可支配的资金寥寥无几,自然会变得节俭,因为你没有选择。任何一个亿万富翁发家致富,基本上都不是省出来的。
对于积极进取的人来说,无节制地省钱,省掉的除了钱,还有让自己变好的可能,以及与世界产生更多联结的机会。比如,花钱报班学习,或许你感觉没有学到多少知识,但体验本身就是财
富,哪怕没有达成你所预期回报,只是你还没找到合适的变现模式而已。
蔡垒磊觉得,正确的省钱方式,可以在不牺牲体验和其他重要代价(比如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省掉了钱,有没有增加其他显性成本或隐性成本,如果成本大于收益的话,这种钱还是不
省为好。
如果遇到开源或节流的问题,计算机会选择节流让账户的数字更好看,但我们青年人要义无反顾地选择开源。因为,开源的人节流容易,而节流的人开源很难,投资自己,可能有些人觉得是
浪费钱,但本质上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开源,让自己增值了。

3你的劳动值钱吗?
收入分为资产性收入和劳动性收入,股权、房租、版税等属于前者,是“睡后收入”,即时体力劳动者属于后者,一旦停工就断了收入。
大家都知道“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资产性收入的挣钱效率,明显大于劳动性收入。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劳动本身虽然不分高低贵贱,但劳动收入确实参差不齐。
比如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的劳动精神值得敬佩,但是生病后随意换个人也都能顶上,所以实际劳动收入并不高。当然,我无意贬低任何人,但是提高劳动准入门槛,是你获得更高收入必须跨
越的“门槛”。
再比如,你和看起来啥也不干的老板之间,薪资差距如此巨大,是不是也觉得谁到了那个位置都能干?其实未必,老板的劳动与你不同,他的劳动价值并不一定如你所见,毕竟那个位置历经
竞争才选定了他,并非喝白水、掉馅饼就能坐稳了。要想成为别人的老板,你还需要跨越很多门槛。
大门槛是由一个又一个小门槛组合而成。要想提高你的薪资水平,那就要让自己变得稀缺,不可替代。
具体怎么做?从纵向上看,我们要尽量避开那些无法靠积累,就能实现飞跃的技能和工作。从横向上看,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会那些最常用的技能。
4怎么才能挣到钱?
一个人要挣到钱,自身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其他人提供价值,或者承担了相应的风险,而金钱只不过是价值和风险衡量的尺度而已。
先说提供价值。基于人的理性,大家更倾向于合作,本身就需要自愿的双向交换。很多人就可以利用直接合作或者间接合作的方式挣钱。不论哪一种方式,挣钱的内在逻辑相通:你要先想明
白,如何让别人挣到钱,甚至是挣到比其他合作方更多的钱,自己才能挣到钱。
再说利用风险盈利。这与赌博不一样,风险盈利通常是指,在拥抱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管控风险,从而增大赢的概率。有人好奇,有没有一套固定的投资方式是必胜的?蔡垒磊回答很有辩证
意味:并没有,因为如果有的话,这套方法已经失效。
但是,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叫做风险的等价转化。可以在你的知识体系内,找出一个经过检验的确定性“真理”,将它当做杠杆进行风险转化。比如,你很确定这种小众投资品被大规模普及
后,它的价格一定比现在高得多。那么,你就该持续买入并长期持有,直到大规模普及再出手。
蔡垒磊认为,这种办法的好处,就是以一些确定性的规律为杠杆,将无法判断的事情,通过逻辑转化为你能把控的条件,找出那些更大概率的盈利项目。当你选择投入的事情,赢面一直较大
时,长期来看,就必定是挣钱的。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烧脑?如果没看懂,那就多看两遍!因为,你永远无法赚取认知以外的财富。
今天追越博客和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有想要联系沟通的可以添加微信,赠送一份副业学习资料:56997654(备注网站)